當城市開始“智能互聯”
很難想象臺灣明星林志穎和物聯網會發生什么關系。但是在谷歌的搜索欄里輸入林志穎和手機遙控兩個關鍵詞,在10月28日的下午17點這一刻,你至少可以得到36800個相關的搜索結果,而第一頁的內容幾乎都和他用手機遙控家里的電器有關?! ?/P>
“只要手指輕輕一按,即使在外地拍戲都可以控制臺灣家中的窗簾,”在一檔訪談類節目中,林志穎曾這樣公開表示。在對物聯網的解釋中,中移動總裁王建宙曾表示,在家電里裝上傳感器,就可以用手機通過網絡控制,或許林志穎的家正是物聯網個人應用的雛形。
當然,關于物聯網的應用,我們更多的聽聞還是來自行業應用,無論是“智能電網”抑或 “智能交通”。不過,現在一個新的苗頭也開始出現——城市正在成為觸發物聯網應用的新載體。
天府新城的智能猜想
西博會上宣布的一系列戰略合作,為成都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10月17日下午,西博會成都市投資說明會暨項目簽約儀式在成都舉行。美國思科公司、臺灣遠東集團、銀泰百貨等15家企業與成都市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和項目合作協議,簽約總金額達到105億元。其中,思科公司與成都市高新區簽訂“思科—高新區智能城市合作項目”,這意味著今后的高新區,或將開始超乎想象的“高新科技”生活。
根據協議,思科將與成都市攜手在成都高新區規劃實施“天府智能互聯新城”試點,并推動智能城市管理、智能互聯產業服務、智能互聯公共服務、智能互聯社區服務及節能減排等項目的實施。通過深度合作,雙方將致力于開發用于“智能+互聯城市”的創新科技,最終旨在打造智能城市的全新商業模式,以及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城市新典范。
據了解,所謂智能城市就是把各種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等各種物體中,形成 “物聯網”。然后將其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用超級計算機群,對網內的人員、設備和基礎設施實施實時管理和控制。
智能城市建成后,能夠實現智能化電力、交通等公共服務,讓公眾開始超乎想象的“高新科技”生活:紅綠燈能根據車流自動調整轉換頻率,空調能根據房間是否有人而自動啟動和關閉……思科智能城市的概念包含非常廣泛,思科大中華區副總裁林正剛表示,思科的“智能互聯城市”項目將聚焦城市運營的八個方面,旨在為城市的房地產、安全與治安、運輸、公用系統、政府、教育、醫療和體育部門提供智能化互聯解決方案。
在智能城市建設過程中將蘊含著巨大產業商機,記者了解到,智能城市投資高達每平方公里300億元人民幣,每250億元智能醫療投資,將產生35.4萬個就業崗位;每250億元的智能電網投資,將產生37.5萬個就業崗位。采用智能電網后,停電時間和頻率將減少30%,智能交通將使交通擁堵降低25%,城市污染下降10%,而燃料使用量降低25%,碳排放量降低10%以上。
四川攻略
在新的財年中,思科對四川投資還有一系列長遠的打算。據悉,未來思科將可能介入四川金融、公共服務、物流、零售等多個行業的信息化建設,甚至包括和當地房產商合作,在溫江修建覆蓋數平方公里的西部第一個無線網絡社區,與四川省信息產業廳合作幫助成都三圣鄉花木上網實施電子商務等。
同時,林正剛表示,思科正考慮增加在四川的投資規模,目前正考察在成都設立研發中心的可能性。為了打造與“智能+互聯城市”技術相關的“產學研”一體化產業鏈,思科在中國的研發機構將與電子科技大學簽署協議,在成都高新區聯合共建綠色研發實驗室。并且,已在中國完成7億美元投資額度的思科風險投資基金,也將加大力度在四川尋找合適項目。據悉,思科已成為全球各大IT巨頭中對中國公司風險投資規模最大的一家。林正剛還透露,在今年與四川省政府簽署了備忘錄中,思科承諾未來三年內在四川投資3億元打造21世紀的教育、醫療系統。
“現在思科缺少的不是資金,而是好的投資項目,”林正剛如是說。
新戰場
2009年8月12日,思科宣布與蓋爾國際進一步擴大合作的意向,雙方將在技能、能力及解決方案等方面進行互補和共享,致力于面向未來創建可持續發展的智能化城市。此項合作將思科“智能互聯城市”愿景與蓋爾國際作為智能城市建設者的經驗相結合,旨在為全球城市提供一種互聯且可持續發展的生活和工作體驗。
思科將以與蓋爾國際在韓國松島國際商務區(IBD)項目上的合作為基礎,共同開發和交付一個可靠的、可復制的平臺以及一套變革性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在全球范圍內部署“智能互聯城市”解決方案,其中包括近期在中國的項目,如梅溪湖區開發項目。對此,湖南省長沙市副市長謝建輝有一個并不遙遠的設想,“梅溪湖項目對于長沙大河西先導區的成功至關重要。我們將把梅溪湖區創建成一個將創新技術與環境及可持續發展設計相結合的和諧城市?!?/P>
無論是成都或者是長沙,我們看到國內的一些城市已經開始把自己定向為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智能化的城市,而這或許將成為物聯網大規模應用的另一個新載體。對此,思科公司首席全球化官Wim Elfrink表示了贊同,“智能城市的愿景的確是變革性的,它將為城市的居民、企業和政府領導人提供一個體驗未來城市的機會,同時也創建了用于管理和提供城市服務的新商業模式。
當然,瞄準城市這一未來產業新增長點的不僅僅是思科。事實上,一些IT業的巨頭都開始篤信,在未來的城市中,城市服務將會以更為創新的方式來提供,城市將利用科技手段進行更有效地管理,而在與政府及產業合作的框架內,這種科技手段將使更新的托管服務模式成為可能。因此無論是IBM的“智慧的地球”還是思科的“智能聯合城市”,層出不窮針對城市的發展概念,讓人們有理由相信未來這里將成為競爭的主戰場。
- 1視頻監控攝像機 選CCTV還是IP攝像機?
- 2中國鄉村IT原生態調查
- 3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六大阻力
- 4物流信息化管理可以分為哪四個層次
- 5電子商務:顛覆移動產業鏈
- 6IT良方驅動齊魯制造復蘇
- 7中移動 物聯網與行業信息化的營銷策略
- 8新時代的電信業之癢:改造TD支撐系統
- 9中國一卡通火車票的可能性多大?
- 10醫囑: 電子病歷的新藍籌
- 11ERP軟件價格?
- 12旅游行業的Web2.0時代
- 13利用SWOT規劃煙草信息化
- 14安防行業視頻監控數據的存儲技術
- 15珠三角一卡通去“卡”為“通”不容易?
- 16破解中小企業信息化迷局
- 17食品業安全RFID 成本為推廣最大困擾
- 18出租車行業 駛向信息化之路
- 19六大信息趨勢帶動制造業改革
- 20電子病歷在美有望迎來普及期
- 21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長也當CIO
- 22聯通構建智能公共交通
- 2363萬個監控探頭設備 守護平安城市浙江
- 24智能電網的主要特征
- 25網絡視頻監控嵌入式技術
- 26采購指南:IP網絡視頻監控系統選購攻略
- 27行業IT服務標準化的進行時
- 28電子客票:低價不是必殺技
- 293000萬智能化電網建設實現故障自動定位
- 30成長的煩惱 SDP落地中國面臨兩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