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理合同管理軟件
合同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得到了各集團公司領導的高度評價。集團公司黨組成員、總經理王天批示:“合同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信息化必將提升合同管理的規范化水平,可以提高效率,實現全覆蓋監管,避免人為因素的風險,這項工作意義重大,感謝同志們為此付出的努力。希望今后在應用上下更大的功夫,并逐步完善。” 集團公司黨組成員、股份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石化總法律顧問批示:“該系統的建立并高效運營必將對集團公司生產經營決策、合同管理效率提升、風險防控水平提高、合同管理水平提高、全員法律意識、素質提高起到極大支撐作用,可喜可賀,望再接再厲,進一步提高和完善系統,使之發揮更大作用。”集團公司黨組成員、股份公司高級副總裁批示:“合同管理信息系統,為公司的經營管理提升了效率,規范了行為,值得總結,希望再接再厲取得更大成效。”
截至2013年10月31日,合同管理信息系統注冊用戶已達8.6萬人,在線運行合同累計超過83萬份,合同總金額達到2.2萬億元。在合同運行高峰期,單個工作日登錄系統用戶數最高達11264人,同時在線人數峰值達3230人,單個工作日創建合同份數最高達3769份。
1、是成為生產經營科學決策的重要支撐。通過數據交換平臺,合同管理信息系統從多個業務系統獲取供應商、客戶、物料等信息和采購訂單、銷售訂單、財務憑證及合同履行情況等基本數據,支撐合同管理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轉。通過數據倉庫技術,建立合同統計分析的子系統,對系統收集的信息和數據進行多維度、圖形化數據分析,使得合同管理信息系統成為生產經營管理核心數據源之一,為生產經營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2、是顯著提升了合同管理效率和效益。合同管理信息系統投用后,與傳統手工操作相比,合同平均審批周期從15天下降至7天以下。同時,節約了打印費、差旅費、郵寄費及人工成本。按全系統一年簽訂60萬份合同、每份合同平均節省50元計算,每年可減少合同管理成本3000萬元以上,3年即可收回投資。此外,合同在信息系統上流轉和審批,還大大減少了文本打印所帶來的污染,實現了綠色低碳環保。該合同管理信息系統因此被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列為國家電子文件管理試點。
3、是建立起合同法律風險防控的技術體系。目前,中國石化標準合同示范文本平均使用率已從上線前的30%提高到65%,部分企業高達99%;合同上線率、送審率、審核率、簽約率均實現了100%,有效降低和防范了合同風險。合同管理信息系統投用后,按合同份數計算,合同發案率從實施前的0.59‰下降至目前的0.32‰,降幅達46%。
4、是實現了合同的“陽光”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系統可以動態、全景式地展現每一份合同的流程進度,增強了合同管理的透明度。合同管理信息系統已經與業務公開系統、制度管理系統實現對接,成為紀檢監察、審計、內控管理的重要數據源,為打造廉潔工程、陽光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撐和保障。
5、五是增強了全員法律觀念、法律意識,提高了企業依法經營、合規管理水平。合同管理信息系統的用戶之中,法律和信息人員占比不到2%,98%以上為業務人員。合同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過程也是一個法制宣傳教育過程。以合同管理信息系統為平臺,將依法合規管理要求固化到業務流程和審核審批環節中,用信息化手段推動制度的有效落實,真正實現了法律與業務的有機融合,為打造“依法、合規、公平、誠信”的法治文化奠定了堅實基礎。